甘肃高师学报

高校思政课研究

  • 以“八个相统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陈晓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同时积极探索其实现的路径方法。

    2019年04期 v.2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郭忠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把握好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学理性是思政课的手段,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学理性支撑政治性,通过政治性引领学理性,实现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2019年04期 v.2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袁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科学认识学生主体性内涵,正确处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教师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引发学生的心理体验。

    2019年04期 v.2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论向春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谢春丽;

    向春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对于女性命运与生存状态的描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她对于女性命运的这种关注却又是和她不自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紧密相关的。她的笔下既有大胆追求真爱的女性形象,又有忍辱负重,充满母性伟大奉献精神的女性形象;有由于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而消解矛盾、弥合人物情感的故事;更有对婚姻、爱情中男性虚伪本质的批判,这些故事的发生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透射出了向春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2019年04期 v.2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网络小说与话本文学之关系

    关薇;

    网络小说虽是新的文学创作形式,但却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紧密相关,网络文学汲取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诸多优秀因素,其中,宋元话本与明代拟话本对网络小说的影响表现突出。从题材的延续、创作目的、叙事方式以及创作内容等方面,二者都体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可见,网络小说全方位借鉴了话本小说的创作模式,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当然,古典叙事文学特质也在这种传承中得以延续。

    2019年04期 v.2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余华《活着》的艺术风格

    张兵芳;

    《活着》以幽默、底层语言塑造了一位饱经磨难,"貌似"最该死亡,但却一直活着的老人——福贵的一生。通过福贵表达了老百姓最低限度的人生追求——活着。《活着》是余华作品风格改变的开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采用倒叙的写作顺序、双重叙事的风格,以简洁含情的语言勾勒出以福贵为代表的穷苦大众的底层生活。通过福贵人物形象,读者感知到生命的厚重、活着的意义;通过两位各具魅力的女性,读者感知到包容的价值。接地气的叙事不流于形式,这正是《活着》艺术独特性所在。

    2019年04期 v.2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0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生之叹 死之祭——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大漠祭》

    王渤;

    雪漠的《大漠祭》历时12年,是一部表现西部精神的典范之作,它生动深入地再现了中国西部农村的原生态面貌,描写了在西部这一自然人文场域中无奈挣扎的生命群体,凝聚着对生存的沉重哀叹,对死亡的虔诚祭奠。从生态批评的维度对《大漠祭》进行了阐释与探析,试图寻找好的批评理论与经典作品的契合点,升腾出彼此新的价值与空间。

    2019年04期 v.2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重塑还是误读——毛姆与《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人

    邓俊娥;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在1919年游历中国后所创作的一本游记。除了关于中国湖光山色的描写,毛姆还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途中所遇见的形形色色中国人形象,成为该书的特色。毛姆对中国普通贫苦百姓的把握是准确的,但他对一些个体中国人,如,两位中国文人以及两位中国官员的形象描写失真。这反映了毛姆自身阅历以及同时代英国作家集体无意识对毛姆创作的影响,体现了毛姆及同时代作家来华的真实目的和欲望诉求。

    2019年04期 v.2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仇池山歌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刘海燕;

    仇池山歌是西和县境内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独特而隐秘的山野民歌。歌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她们崇尚爱情、勇于抗争,冲破门第、不重金钱,女红精巧、勤劳治家,遭受苦难、备尝艰辛。这些形象让我们看到旧时西和女性对待爱情、婚姻生活的基本态度,以及她们在婚姻家庭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进而理解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而作出的抗争和牺牲。

    2019年04期 v.2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战电影《龙种》的人物形象与思想主题

    王卫;

    194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龙种》,是一部由西方人拍摄、主要角色由西方人饰演,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影片。宣传和鼓舞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精神、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行径,是该片的首要主题。透视中国文化的底色,呈现中国农村传统与进步的激烈碰撞,是影片的又一主题。批判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体现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安宁、善良的复归,是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主旨。文章通过对片中人物性格、命运的分析,来揭示影片所欲表达的主题思想。

    2019年04期 v.2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闽宁镇》:国产献礼片的新收获

    徐雯雅;

    《闽宁镇》是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重点影片,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群众在闽、宁两地扶贫干部的带动下走出大山,历经艰辛把昔日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新时代移民故事。影片在叙事手法和表现形态上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贯通崇高情感和普通情感的联系,打通崇高行为和日常行为的关联,使得电影故事的现实性强、人物的可信度高、情感的真诚性足,再塑了观众对国家主流电影的信任,不失为国产献礼片的一个新收获。

    2019年04期 v.2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外宣翻译理论指导下政论文翻译研究——以李克强总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例

    贺国俊;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内政外交等主要方面的权威总结和展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将作为政论文的《政府工作报告》准确地传达给国外读者,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主要有以下几类:创新性政治词汇、特色数字缩略语、地域缩略词、俗语化表达。文章通过对译文的分析,发现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释和释义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政论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中国外宣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9年04期 v.24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0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陇药品名及其治用的翻译

    宗红梅;张芳红;

    中药材品名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药是甘肃道地药材的总称,做好陇药的英译对陇药走向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生态翻译学视域而言,翻译即译者为了适应生态环境开展的一项自由选择活动,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是译者为了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而开展的选择活动,具体而言,译者为了能够有效适应陇药术语翻译生态环境,需要正确使用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并严格遵循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

    2019年04期 v.2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敦煌文化翻译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崇天霖;

    在敦煌学业已成为国际显学、敦煌学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学界有关敦煌文化翻译的研究却显得比较滞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翻译学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已经成为当前翻译学研究的热点和主流之一。敦煌文化翻译语料库的建设,不仅为系统研究敦煌文化英汉文本语言特征,深入探索敦煌文化翻译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开拓了丰富的空间,在敦煌文化术语翻译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9年04期 v.24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与教学研究

  • 新时代爱国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马文清;张泽天;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的忠诚和热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应该紧密结合爱国主义,对大学生进行赤子之心、爱国之情的培养。新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应该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提出科学的实现途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019年04期 v.24 56-5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

    王新学;

    聘请离退休老同志担任高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充分调动特邀党建组织员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发挥特邀党建组织员的优势和作用,让特邀党建组织员在加强和改进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得力助手和重要参谋的作用,是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2019年04期 v.2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师院校与地方小学“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张建辉;宋彩琴;

    以陇南师专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通过对"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及价值的阐述,认为"协同育人"模式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应体现在以下九点: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提高师范生师德修养;优化师资队伍,形成"三位一体"教学团;实施"全程双导师制",体现"实践取向"价值观;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促进人才培养更加合理化;建立项目"协作学校",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构建"管理人员互聘"和"师资互聘",形成"协同育人"常态化;开展全方位的"协作教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协同构建学术平台,理论实践有效结合;深化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2019年04期 v.2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秘书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与举措——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王百玲;

    秘书学是新兴的本科专业,为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需求,应该突出其专业的技能性与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为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要从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第二课堂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由此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

    2019年04期 v.2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在高校双创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李莉环;马骊;周恩成;

    信息化背景下的MOOC具有课程种类丰富性、教学视频录制高质量性、课程资源开放性等特点,为高校双创教育提供新思路。将创新创业教育、MOOC、翻转课堂进行有机融合,在高校《创新与创业》课程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选择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两门创新创业课程作为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资源,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采用过程性评价法,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一学期实验,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发现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为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及学习指导,是当前我国实施全面性、普及化双创教育的首选路径。

    2019年04期 v.24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汉硕“中华文化与传播”课程教学探讨

    刘秋芝;闫新艳;

    "中华文化与传播"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位核心课,在没有"量身定做"的教材的情况下,做好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中华文化知识的讲授,要体现代表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应传授针对该门课程的具体而实用的教学经验;第三,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训练,让学生组织至少一次真正的课堂教学。

    2019年04期 v.2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策略探析

    王莅;马丽;陈玉华;

    在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中,培养目标成才化,忽视大学教育追求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的融合;课程内容偏重知识化,忽视对学生整体生命成长的关照;课程讲述宣教化,缺乏对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说理化,忽视学生日常行为实践的落实。这需要我们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厘清培养目标,注重教育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融合;通过生命主题影视作品等,扩大课程资源;引入生命剧等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活力和吸引力;通过建立课程教学实践基地,扩大课程实施载体。

    2019年04期 v.24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社交媒体的西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探讨

    刘玲;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意义重大,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图书馆自身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潜在用户信息需求的需要。文章通过对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的分析,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9年04期 v.2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育研究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王媛;

    改革开放4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完善,构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机制;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日益成熟,财政投资显著增长;学前教育观念逐步改变,树立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构多元化社会教师发展体系,幼师队伍质量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迟缓,幼儿教师师资短缺、素质不高,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诸多挑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政府职能转变,建构本土化幼儿园课程,构建多层次多规格教师教育体系,挖掘乡村学前教育的独特价值等措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路径。

    2019年04期 v.24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华池县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

    杨融融;王丽娟;

    以甘肃省华池县70名农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华池县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发展中存在着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教师缺乏培训、器材不足、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体育知识技能专业培训;加大体育器材投入,利用当地资源开发自制的体育活动辅助器材;因地制宜地开展内容与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等建议。

    2019年04期 v.24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省级示范幼儿园家庭亲子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为例

    李鑫;王丽娟;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幼儿园家庭亲子阅读开展的情况。发现幼儿家长对开展亲子阅读态度相对比较积极,存在家庭亲子阅读的条件创设不够完善、目标不明确、亲子阅读时间较少、家长亲子阅读指导策略较为单一,对亲子阅读的认识不够具体等问题。建议创设良好的亲子阅读条件,提高家长对亲子阅读的目标和认识,丰富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等。

    2019年04期 v.24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教师体育活动设计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城关区保育院体育活动设计文本的分析

    朱晓雯;王丽娟;

    以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32名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活动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及访谈法,从活动目标的设置、活动内容的选取、活动准备的充分度、活动过程的完整度、活动环节的流畅度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得出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教师的体育活动设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还是存在活动目标定位模糊、活动内容选取单一、活动过程不完整、活动环节详略不当等问题。建议从建立健全的职前职后体育活动培训体制、定期举行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研讨会议、优化幼儿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拓展幼儿教师对体育理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活动设计能力。

    2019年04期 v.24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的甘南牧区幼儿园汉语教学

    洪文梅;刘淑红;刘春玲;

    在语言生态学的视角下,甘南牧区的藏族幼儿汉语教学所处的语言生态环境脆弱,在语言教学活动的输入、习得、输出过程中都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碌曲县拉仁关乡X幼儿园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藏族牧区幼儿园应从改善语言环境、提高教师素质、确立汉语教学活动目标、选定适宜课程资源、调整汉语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内容等方面改善甘南藏族幼儿汉语教学活动的现状。

    2019年04期 v.24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合作学习背景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分析

    王敏;

    声乐教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守旧、教学流程繁琐、教学针对性偏离轨道,给教学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教学成果也微乎其微。面对这种情况,声乐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想象力、创造力、拓展力,活跃课堂气氛,为培养全面型人才打好基础,注入一股清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针对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合作学习策略提升声乐教学质量、突显教学成果展开全面论述。

    2019年04期 v.24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化艺术研究

  • 敦煌北朝时期因缘故事画的艺术特征——以第257、285两窟《沙弥守戒自杀》为例

    王景;张春新;

    敦煌北朝时期为佛教故事画的黄金时代,并且从北魏开始,莫高窟的因缘故事画趋近成熟。在北魏第257窟和西魏第285两窟各绘有一幅《沙弥守戒自杀》故事画,虽同为北朝时期所绘,然而这两幅作品在图示结构、绘制技法、表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沿袭了西域式朴实简练的艺术风格,敷色浓,敷彩简;后者则为典型的南朝中原之魏晋画风,佈色淡雅,且人物具有秀骨清像之特点。分析比对对不同时期同一题材故事画艺术风格,由众多外在因素得出造成两者差异的内在原因。

    2019年04期 v.24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虞龢《论书表》中的“戏学”探微

    梁晓东;

    南朝宋人虞龢《论书表》中言"遂失五卷,多是戏学"。此处"戏"为"弄笔",即任意挥洒作品;"学"为"练笔",即刻意临摹作品。虞氏此处之意在于当时内府收藏的二王作品多为"戏学"作品,然不乏有很多经典之作。文章就"戏学"展开论述,从书法学习注重传承、"戏笔"往往是书法之最高境界及"戏笔"须以真书为基础三方面论述虞氏的"戏学"观。

    2019年04期 v.24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间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南梁说唱艺术述略

    王芳;

    说唱既不属于文学,也不属于音乐,而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南梁说唱是生长于峁梁沟壑间的大地艺术,是流传于田间场院的群众艺术,是根植于礼乐民俗的传统艺术,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艺术。

    2019年04期 v.24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民间信仰的离散与整合

    马云霖;

    清水县因封闭的地理环境,为民间信仰的保留和传承提供了温床。清水民间信仰具有信仰对象的多样性和信仰活动的丰富性等特点,同时又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在庙宇布局和信仰主体身份两方面的互渗性的特征。与中国"大传统"相辅相成,清水继承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宗教信仰的功能元素,并不背离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具有文化整合性特质。

    2019年04期 v.24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宗教哲学思想

    李煜;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从人的本质出发,深刻剖析了基督教产生的根源,并阐明了基督教的本质内核,即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思想,从而实现了基督教的人本化超越,深刻揭露了宗教的秘密,重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2019年04期 v.24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9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少数民族优秀民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探析——以甘肃为例

    孙翔;

    作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活化、大众化、非强制性、丰富多样性等特点,蕴含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伦理资源和重要的文化基础。甘肃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其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精华,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相契合,使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9年04期 v.24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主客双重参与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培育研究

    姬浩浩;鲁喆尔;

    近年来,文旅融合在形式、内容、途径与模式等方面走向深化,以民族文化为根底,融入创意元素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文章从主客双重参与的视角出发,用文化分层理论探讨民族文化创意旅游培育的途径,旨在为民族地区创意旅游培育研究方面提供一定帮助。

    2019年04期 v.24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域旅游视野下甘南“非遗”数字化问题的有关思考

    安晓红;

    "非遗"数字化是当前保护"非遗"项目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使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非遗"项目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修复、还原,文章以现阶段甘南州"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非遗"数字化助推旅游业进行了考证。

    2019年04期 v.24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威“教材心理化”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王红丽;洪文梅;

    "教材心理化"是杜威1902年首次提出的,旨在解决好系统知识和与儿童已有经验间的矛盾关系。杜威"教材心理化"的主张当时起到了进步作用,到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章通过"教材心理化"概念的切入,阐述"教材心理化"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教材在中小学的地位来探讨"教材心理化"主张对中小学编制和处理教材﹑教材观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所带来思考。

    2019年04期 v.24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