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师学报

特邀

  • 古代陇南金石中的诗作(三)

    赵逵夫;

    古代陇南金石中的诗词作品,从内容上看,以题咏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为主;从体式上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从作者身份来看,包括地方官员、乡贤及来访的外地诗人,其中又以陇南地方官员为主。历代诗人的这些诗篇,既写出了名胜古迹的风景之美,又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对陇南的文化建设很有意义。

    2019年01期 v.2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史研究

  • 谭嗣同诗歌中“水”“剑”意象探微

    郭晓瑜;毕玉;

    谭嗣同才华横溢,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题材方面丰富多样,而且在诗韵创造上也是气势磅礴,意象隽永。可以说,谭诗众多的意象寓意深刻,描写生动,其中尤其以"水""剑"意象意蕴独特,内涵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2019年01期 v.2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淳朴、善良女性的缩影——《婴宁》中老媪形象剖析

    陈江英;樊辉;

    鬼母老媪是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婴宁》里婴宁的养母,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她身上,几乎囊括了中国女性所有美好的品质。她首先是一个聪明智慧的老人;其次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母亲;第三还是一个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母亲。她的形象是智慧、淳朴、善良女性的缩影。

    2019年01期 v.2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代前中期陇中文学的繁荣及其原因分析

    杨齐;

    清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总结和繁荣时期,陇中文学顺应文学史的发展,在清代前中期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以吴镇为代表的陇中作家群出现,他们以临洮的洮阳诗社和兰州的兰山书院为主要文学活动场所,他们论诗作文、交游唱和、创作编集,成为陇中文学走向繁荣的代表。陇中文学的繁荣是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下取得的,与陇中书院的快速发展、著名作家的引导、外来作家的推动以及诗社等团体的促进有着直接的关系。

    2019年01期 v.2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红柯生态小说的精神内涵

    何鲜贵;

    红柯的生态小说作品,无论从故事内容与题材选取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他的生态小说作品几乎都是以新疆地区作为叙写背景,表现了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山川,展现了特有的风俗文化,作品中着重展现了西部自然、生命与西部人特有的面貌和精神特质。他们在严酷自然和物欲现实中困惑、挣扎,孜孜探寻理想的存在方式与精神家园,作品赞扬了西部人与生命的不屈、善良与高贵的品质。这些都构成了红柯生态小说独特的精神内涵。

    2019年01期 v.2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超越冲突的救赎——空间批评视角下的《蝇王》

    胡燕;

    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蝇王》讲述了一群男孩子们在与世隔绝的海岛上的经历,以及他们在荒岛上如何堕落为野蛮人。作者把社会的缺陷归结为人性的缺陷,因此这本书是人性悲剧的寓言体。其主题是通过分析人性的罪恶来说明社会的罪恶。海岛上的物理空间,孩子们之间的社会空间以及他们的精神空间都折射出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文章将从具体存在的物理空间,人物构建的社会空间和表征叙事艺术的精神空间来分析威廉姆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中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并通过冲突来寻求精神上的救赎。

    2019年01期 v.2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3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研究

    王旭东;

    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饮料毫无疑问是茶文化,中国人差不多全民都喝茶,资料统计发现,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人也喜欢喝茶。从古至今喝茶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茶文化也慢慢地根植到他们生活当中。喝茶不仅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更能展现出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在此背景之下,很多外国文学作品有大量的笔墨描写茶文化。通过对茶文化的起源和内涵的详细描述,对茶文化在外国文学中传播做了详细分析,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研究进行了深度剖析,希望对于茶文化在外国的传播有一定的帮助。

    2019年01期 v.2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2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早期斯图亚特王朝实行鬻爵政策的原因分析

    张琼;

    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国王统治范围与领域日益扩大,所需求的资金大大增加,但是原有的财政收入体制并没有跟上统治领域与范围扩大的步伐,特别是未能建立起正常的征税制度,使得财政遇到极大困难。与此同时,一批新兴的工商业者以及乡绅,他们要求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但都铎朝统治者却奉行吝啬的封爵政策,使得他们对于荣誉和地位的渴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缓解财政危机,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成为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者实行卖官鬻爵政策的重要原因。

    2019年01期 v.2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究极方言学理,滋育陇上英华——记李恭先生

    莫超;

    李恭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研究生,也是太炎先生在甘肃的唯一嫡传弟子。李恭的一生,在做人、治学、育人、行政诸方面都堪称楷模,近乎完美。他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尤以专著《陇右方言发微》影响最大。文章从五个方面对李恭先生的一生进行了概括。

    2019年01期 v.24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情态系统及其语篇功能

    曹进;杨明托;

    情态系统拥有丰富的语法资源,在实现语篇的人际意义方面拥有重要的语法地位。探究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环节,对于分析和建立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具有颇为深刻的实践意义。为此,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情态系统的缺失现象和表达情态意义的语法资源,而后系统地分析了情态系统与语篇类型的关系及其语篇衔接功能。

    2019年01期 v.24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1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西和乞巧歌》修辞艺术蠡说

    张世明;

    乞巧是集信仰崇拜、神话传说、历史文化、诗乐舞、情感宣泄和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活动。赵子贤先生搜录整理的《西和乞巧歌》是对这一传承千年之久、活动时长七天八夜独特民俗的特定历史阶段的记载,具有很高的民俗社会学和文献史料学价值。《西和乞巧歌》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富于特色,使乞巧歌具有独特隽永的艺术魅力。

    2019年01期 v.2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方戏剧翻译研究的五个核心问题

    郭亚文;

    戏剧翻译研究虽受忽视,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翻译研究者在戏剧翻译领域却颇有建树。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了西方译界数十年来在戏剧翻译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五个核心问题,即戏剧翻译的概念、类别及其目的;戏剧文本、舞台文本及其译本和译者;戏剧翻译特点;戏剧翻译策略;戏剧翻译研究视角。对比分析了相关学者的主要观点,对于国内学者研究戏剧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019年01期 v.24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7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大学英语四级作文中句法歧义现象及消除策略

    李琳;余青青;

    由于语言系统内部词汇意义非常丰富、句子结构特殊,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歧义现象,英语语言也不例外。文章通过举例法,对甘肃某高校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的60篇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作文中容易出现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消除歧义的一些方法,如移位法、补全法、代替法、语境法,有利于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

    2019年01期 v.24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高专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动态平衡

    乔国强;

    英语语音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英语课堂教学其他知识要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对其他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由于受到学生基础、教师认识、课时安排、教材选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语音教学未能得到与其重要作用相对等的关注,甚至在课堂教学中被完全忽视。通过引入语音教学的发展历史,分析高职高专语音教学现状,论证动态平衡的语音教学模式。

    2019年01期 v.24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路易·艾黎教育思想的实质

    宋运娜;冯小琴;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1927年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建设事业和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对路易·艾黎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甘肃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结合甘肃省地方特色使高校教育进一步适应甘肃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逐步形成促进甘肃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有助于促进甘肃省高校全面提升自身发展,服务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路易·艾黎的教育思想归结为以下几点: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教育要提倡学生善于创造分析;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应当让学生"早当家";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农村。

    2019年01期 v.24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化回应性教学理论在我国的引入及其本土化

    马启龙;

    当前文化回应性教学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主要集中在提出背景、内涵、内在依据、特点、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并对其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切性、内涵、内容、策略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国内应用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还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教师文化意识现状、教材文化内容现状、文化回应的微观策略等研究,未来要着重在家庭、社区和学校协同教育、设计融入文化理念的课程,民族学校推发展适切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本位课程、增强教师多元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研究。

    2019年01期 v.24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1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张玮凌;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也是培训教师师资的必修课程之一。基于当前教育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三点建议:1.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3.改革评价方式,增强输出意识。

    2019年01期 v.2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7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对分课堂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张芳红;

    文章采用教学实验研究法,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显著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控制的能力,使教学评价及时、准确,激励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2019年01期 v.24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7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古代文学教学设计中的文体演进与衔接问题

    陈振兴;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学现象中梳理出文体演进的基本线索,再让学生思考这些文学创作规律和文学现象之间的演进与衔接问题。以四言诗为例,《诗经》代表了四言诗早期成就,两汉时期由于三家诗和四家诗的普及,作家们熟练运用四言体创作了一大批四言诗和赋,从数量和质量上看,真正繁荣应该是魏晋时期。在南北朝时期四言诗与赋依然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当代"百城赋"文化现象与人文始祖公祭文中的四言诗赋创作也是需要关注的文化现象。以"效陶诗"为例,文学史教学内容要求史料尽量追求连续性和完整性。

    2019年01期 v.24 77-8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本科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任奕帆;沈韵兰;王睿鸿;

    基于2014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49所本科院校各项指标数据的院校数量、招生人数、教学条件与利用等9项指标进行分析,采用量化分析、权向量计算方案、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模型,并运用MATLAB、SPSS、EXCEL软件,得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教育质量综合排名,影响教育质量水平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并作显著性检验,最后针对影响江苏省本科教育质量重要因素,以及发展中所出现问题、短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019年01期 v.24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5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校地合作师范生援疆实习支教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河西学院大学生赴新疆实习支教工作为例

    杨彬;赵柱;

    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生开展实习支教工作,既强化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又提高了师范生从师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以河西学院师范生10年来赴新疆塔城地区对口开展实习支教工作为例,从实习支教工作的意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国内同类院校优化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开展校地合作基础上的实习支教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9年01期 v.2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9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师范生参加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备考策略

    杨晓梅;赵晓明;杨琳;

    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师范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而是统一纳入考试范围。面试是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考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最后技能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顺利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师范生要想顺利通过面试,首先应对面试政策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然后需针对面试各环节的测试项目及其要求积极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如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备课训练,培养职业认知、回答规定问题,苦练教学技能、提升试讲水平,明确设问范围、从容应对答辩,注重仪表仪态、修炼教师礼仪。

    2019年01期 v.2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留守幼儿(3~6岁)早期阅读的特征研究

    张和新;李兴菊;

    幼儿早期阅读本质上是一种前阅读,幼儿早期阅读较之中小学生及成人阅读有着自身的特征:过渡性、形象性、互动性。农村留守幼儿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早期阅读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其阅读过程除了具有早期阅读的一般特点外,同时形成其明显的群体特征,即阅读群体的主动性较低、阅读过程的盲目性、阅读主体的迷失。

    2019年01期 v.2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7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本土心理学视野的中小学生心理测评研究叙事综论

    张海钟;

    中国本土文化心理学视野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测评研究,努力以本土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为心理学概念建构目标,以西方心理学问卷量表编制方法为参照格式,赋予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以中国本土定义和内涵,基于中国城市乡村文化背景下的巨大心理差异,区分城市乡村两个维度,基于自评问卷量表的信度限制,编制自评、师评、家评三个版本,减少研究型复杂统计的困扰,以简单的数学统计方法,为中小学心理辅导师和心理教育师提供研判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技术,初步实验证明,这种设计更加简便和有效。

    2019年01期 v.24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2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青年基层公务员的离职倾向

    许春燕;安容瑾;

    本研究探讨基层青年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及离职倾向量表对350名公务员进行了测试,共获得有效问卷300份。得出以下结论:青年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离职倾向显著低于平均水平,获得的组织支持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青年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随着入职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组织支持感随着入职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与组织支持感呈负相关,离职倾向与组织支持感呈负相关;职业倦怠与组织支持感可以显著预测离职倾向。

    2019年01期 v.24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2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艺术研究

  • 以洮州方言为视角的“花儿”歌词研究

    刘锦;

    洮州"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卓尼县及其周围一些地区的一种民歌。它被广大群众口头传唱,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是经汉、藏、回、土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的高亢、奔放、具有浓郁山野气息、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它的歌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这正是少数民族语言对洮州"花儿"歌词的多方面影响,也因此形成了洮岷"花儿"多元化的语言风格特色。通过分析洮州"花儿"歌词与洮州方言的关系以及归纳总结歌词中的衬词、修辞等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探究民族民间文化,从而使其更好地保存、传承下去。

    2019年01期 v.24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简笔画的两种透视表现方法

    梁小明;于卉;

    简笔画是一种简洁、洗练、概括的绘画形式,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表现出对象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平面化是简笔画的一大特点。如果想达到逼真写实的效果,可选择焦点透视法;要营造轻松自然的气氛,可以运用散点透视。在简笔画设计中,不管是运用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只要符合简笔画的创作意图,很好的表达出创作者思想的就是最好的透视方法。

    2019年01期 v.2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各地博物馆馆藏犬文物精品赏析

    宋文雄;

    传统的"六畜"中,狗与人的关系最特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狗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十二生肖动物之一,狗排在十一位,称为"戌狗"。甘肃各地博物馆珍藏了不同种类的犬文物艺术品供人们赏析。

    2019年01期 v.24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总结剖析

    杜琳琳;

    中国传统舞蹈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娱乐形式,所以在中国发展史中传统舞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舞蹈受到巨大的冲击,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由于中国传统舞蹈审美具有古典美学思想,所以在社会整体价值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不过从整体角度来讲,中国传统舞蹈审美可以从物质及精神两方面进行探讨。基于此,文章对于中国传统舞蹈审美特征进行总结剖析,以供参考。

    2019年01期 v.24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解放前后陇南中共地下党的支前与接管工作

    苏玲;

    解放前后,陇南中共地下党以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第62军解放大西北和支援大军南下为主要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党员,动员人民群众支援、筹集军粮物资、运输弹药、修复桥梁公路等,努力做好支前工作。在接管工作中,陇南中共地下党根据陇南各县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接管原则,平稳地完成各县接管建政工作,对于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建立新型的国家机构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2019年01期 v.24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毛泽东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探析

    景续晖;原梦;

    毛泽东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建党学说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独创性理论贡献,在中国革命、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思想建设作出了明确的安排,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党的思想建设的途径,构成了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完整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宝贵财富。

    2019年01期 v.24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9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行政诉讼中间判决探究

    王玎;

    在我国的裁判制度设置中,裁定的种类完善,而判决的种类却较为单一,但域外多国(地区)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判决体系,文章将对于此部分立法较为成熟的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制度作以分析比较,并且对于我国现状以及阻却事由作出分析,同时对于该制度可能产生的利弊价值予以权衡,此探究可适用于我国的的中间判决制度模式。

    2019年01期 v.24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中政府财权事权划分的思考——以资源税改革为视角

    马宇蕾;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对资源税进行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寻求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环境质量。资源环境质量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提供者只能是国家。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长期存在着供给不到位、区域间不均衡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先使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相匹配。试图从资源税改革的角度出发,提出我国目前政府间事权财权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在资源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所形成的困境,并对此提出建议,以期对这一困境的改善和解决起到促进作用。

    2019年01期 v.24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1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