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江英;
权德舆,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一生三掌贡举,擢进士"七十有二",选拔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精英,为中唐网罗人才、奖励贤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权德舆思贤若渴,希望选贤予能,从善如流。他的策问中,时时反映出他秉公持正、鼓励选贤予能的用人态度。同时,也有不少对科举教育制度思考的话题,比如对选举制度流弊的思考;对如何选拨人才的思考等。不仅如此,权德舆还针对当时倚靡的文风作了相应的批评与指正。
2016年04期 v.2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晓东;
中国古代士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现实生活中的士人往往处于两难之境,既要追求独立不迁的人生操守,又要迎合世俗,故形成社会环境与个体价值追求的矛盾冲突。董仲舒《士不遇赋》集中阐述士"遇"与"不遇"之关键在于其生存的时代,士之处世则应以"正心而归一善"为标准,勿为世俗而丢弃人格,旨在论述特定时代中士人的处世之道。
2016年04期 v.2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贾伟;
民国时期的陇中文学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新旧文化之间的冲击与交替成为陇中新文学和新文化因素传播与发展的主要背景。通过对民国时期陇中文学生态的考察,揭示出这一时期的陇中文学呈现了以旧文化为根本、遵循传统文学思想观念和创作形式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受到新文化因素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陇中文学也逐渐呈现出了新的主题和题材,并在四十年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学创作。
2016年04期 v.2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渤;何霞;
自文学诞生之初"大我"与"小我"就客观存在,二者不能割裂,具有相对性和交融性。"小"中蓄"大"、和生共荣是生态时代的理性呼唤。在生态视域下,文学"大我"与"小我"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和扩张,这是生态危机、生态责任、文学发展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生态美学引导下的文学的蕴藉属性为"小"中蓄"大"提供了审美的实现途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构铸了"小"与"大"和生共荣的生态理想。多元共生的整体性建构思路创设了生态理念下的宏大叙事。
2016年04期 v.2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文熊;
汉语中人伦称呼非常复杂,首先要分清它的几个系,即:父系、母系、妻系,此外也可以另立一系,曰夫系。其中,父系最重要,也可以说是各系中最基本的。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要推源的话,汉语人伦称呼,都来自古老的家族制度,反映着汉文化传统思想。
2016年04期 v.2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睿;
天水方言中"家"的用法多样,一般表达将要发生的情况,可称之为"将行体"1;"家"在天水秦州方言中也可作为词尾,相当于"儿"或作类化标记。除此之外,"家"还可以用作语气词。
2016年04期 v.2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安妮;
学生"如何学"是教师"怎样教"的前提,而学生的认知风格则直接影响学生"如何学"。文章以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这一对较稳定的认知风格为切入点,探讨汉语课堂中常见的四种汉字教学方法如何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进行可行性调整等问题。
2016年04期 v.2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景恒伟;马丽玲;
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CET-SET)全程录像所得的语料调查被试在不同测试任务下的词汇产出特点。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测试任务就流利性、词汇多样性以及词频广度三项指标对被试词汇产出的影响。研究还将显著性指标与总成绩做相关分析来进一步探讨词汇产出指标对总成绩的影响。最后,研究者依据研究结果就提升词汇产出水平方面提出了几点口语测试任务类型开发及口语教学的拙见。
2016年04期 v.21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亚;
研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社会情感策略的总体使用频率和具体学习行为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社会情感策略使用频率较低;社会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于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基于调查结果,从开展协作学习、培养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因素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方面分析了培训学生社会情感策略的意义。
2016年04期 v.2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静妮;
在诸多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环境论、注意论和监控论都突出了有意学得与无意习得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有意学得与无意习得具体的在二语习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就此问题以三种主要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应用大量的实际语言学习事实,展开对二语习得的有意学得和无意习得的研究分析。
2016年04期 v.2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丽;康海霞;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吸引力不足和影响力缺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和针对性下降是不可忽视的现象。高校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化。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化,即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实践话语向人本话语的转化,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化。
2016年04期 v.2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耀;海敏;
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各高校考核教学成果标准之一,选择何种职业规划教育方法,有效促进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各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介绍了活动教学法、"三维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并对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16年04期 v.2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晓晓;
近年来,在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下,甘肃省陇南市的学前教育在硬件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学前教育的质量、内涵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当前陇南市基层学前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陇南市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地方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2016年04期 v.2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代苗;
陇南童谣是陇南儿童口耳相传、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陇南歌谣,是陇南所特有的,所运用的语言是陇南方言。由于方言与乡土文化淡出、现代化传媒的影响,今天的孩子们大多听不到这些美好的歌谣。对陇南童谣的分类、陇南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运用的价值、陇南民间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多的人能够关注陇南童谣,传承与保护陇南民俗文化。
2016年04期 v.2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韩晓红;修玉娇;郭丽;
为了考察微信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程度,选取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对采集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使用现状,使用行为及影响分析,并就微信对大学生交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016年04期 v.2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卓;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价值选择。从兰州市职教集团成立后的实际状况入手,研究探讨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成员合作关系不紧密等问题,通过提出有用对策帮助兰州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稳步发展。
2016年04期 v.2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俊雎;
从受教育权的整体性来衡量,中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机制、促进教育立法和强化教育公平诸方面探析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途径与策略,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公民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有效实现。
2016年04期 v.2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娜;党存财;
为了了解藏族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状况,从而为其学习心理方面的指导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藏族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藏族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总体水平不是太高。在性别、专业和生源地方面,不同特点的藏族大学生在专业承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016年04期 v.21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虹;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民族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在确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念基础之上,主要通过职业技能训练、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和改革应用性能力考核评价等有效途径实现民族特色,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04期 v.21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