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师学报

文学研究

  • 牛作麟、牛树梅年谱

    苏建军;

    文章运用年表的形式,综合大量文献资料,对清代陇中文化名人牛作麟、牛树梅父子一生的事迹作了明晰的梳理与翔实的说明,为全面系统研究他们在理学、政治、教育、文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文化成就提供重要的线索材料。

    2014年04期 v.1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廷枏的戏曲本体论及其意义

    曹艳华;

    梁廷枏在其理论著作《曲话》认为戏曲源于诗词,但和诗词的重抒情相比,戏曲有着重叙事和模仿的不同,因此别为一体,并从源头的角度,认为戏曲是一门集歌、舞、白、事、演等一体的高度综合性艺术。这些对戏曲本体的体认富有价值和意义,影响启发了后人。

    2014年04期 v.1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选》未录《兰亭序》原因考

    梁晓东;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晋代王羲之撰写,其文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其书法亦具极高艺术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此名噪一时之作品,《文选》竟未选录。自宋以来,文人多臆测,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2014年04期 v.19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水浒传》人物的出场描写对其性格命运的暗示作用

    王京华;

    目前学术界对于《水浒传》的研究已经蔚然成风,学术成果丰硕。但其中关于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出场描写研究则篇籍甚少,笔者不揣谫陋,从研究《史记》中的传主轶事描写手法入手,得出《水浒传》作者在对其小说人物出场的故事化描写的表象之下,其实隐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发展轨迹。这种曲笔塑人的手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小说创作,尤其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具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

    2014年04期 v.1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论

    吴锡民;

    从电视剧本到小说,莫言为创作《红树林》,曾与广西海洋文化结缘。而这种缘分在作品中集中呈现为红树林与珍珠。作为广西海洋文化中精华所属部分,两者分别被作者匠心地赋予了一定的寓意和作用。由此,莫言的"结缘"的创作实践着实让人感受到了,广西海洋文化有幸得到文学层面"声扬"的同时,贴近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接地气之举。但是,本土当代文坛中的"新概念化倾向"却与之大相径庭。有鉴于斯,从生活出发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根本起点之理,也就不能惯常地被视为俗而又俗的老生常谈的论调。而这,正是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价值意义之所在。

    2014年04期 v.19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迟子建的“故乡”情结

    李琨;

    迟子建的作品,有着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她笔下的"故乡",不仅蕴藏着故乡赋予她的温暖、宁静,时时流露出她对于故乡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包容着现实所呈现的贫困、悲哀,深深印刻着故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巨大变迁的痕迹。故乡对于她来讲,不仅构成了她最美好的生命记忆,更是她可以安放灵魂的一个归宿。

    2014年04期 v.19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双手创造生活的硬汉子——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解读

    杨晓梅;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孙少平是这部小说中具有经典意义的形象,他以一个硬汉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弱者的卑微生存及其奋斗历程。然而他的硬汉气质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的,而是伴随在人物成长过程中的。

    2014年04期 v.1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陇南礼县“说春”词简论

    南瑛;

    礼县"说春"词,是一种独特的陇南民歌。内容主要有传播节气农时知识,祝福来年万事如意,宣扬孝道、和善、勤劳节俭等思想,反映当地民风民俗,倾诉"春官"苦辛,赞美展望富足美好生活等。采用韵文形式,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八言;多用《诗经》"赋"法,善于铺陈叙事;夸张运用灵活生动;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

    2014年04期 v.19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随风而去”还是“挥之不去”——《飘》与《冷山》中的南方情结比较分析

    张小花;

    《冷山》是与《飘》齐名的美国南方小说,这两部作品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以南北战争为背景,以战争和爱情为主线,两个女主角都在乱世中找到真爱,然后分别,重逢,再分别,从上层社会的淑女变成勇敢坚强的成熟女人。两部小说中都充满了浓厚的南方情结。就其中的家园意识和回归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南方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们对土地的眷恋在小说中的反映,以及战争的残酷和对生活的执着等这些互相交织的因素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影响。

    2014年04期 v.1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简·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挣扎

    唐建怀;

    《简·爱》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相貌平平但敢于向男权社会挑战、追求独立自由、自尊自立的女性形象。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其生动而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女性视角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进人们的视野,对妇女的权利、地位、能力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表现了简·爱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挣扎,对于激励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保持自我独立人格具有深远影响。

    2014年04期 v.19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简论兰州城市学院本科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问题

    白晓霞;

    兰州城市学院培养学生历来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而文学作品的鉴赏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石,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进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具体途径有:一、授课中传授鉴赏技巧。二、活动中培养鉴赏能力。三、写作中提高鉴赏水平。

    2014年04期 v.19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貯”、“賈”源流考

    贾作林;

    "貯"、"賈"释读是当今训诂的一大难点。通过对战国、秦汉玺印和封泥的综合研究,认为前人在甲骨、金文中所厘定的"貯"、"賈"二字,实即""字(音古,表储藏、交换)的两种不同写法,后者则是对原始社会的"家"之音义在商品、货币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终于把两种写法催生成了两个异体,以便分别承担储藏、交换之义,节约社会交往成本,而""、"貯"、"賈"遂得以各各定型。援此为例,围绕""之其他异体和音义讹夺,作者又对个别先秦文献的个别疑难之处作了重新训释。

    2014年04期 v.1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说文解字》“女”部字看古代女性的人生经历

    马玉凤;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女"部共收字245个(包括新附字7个),是一个庞大的部类。选取特殊的25个"女"部字,结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相关文献典籍,试阐释古代女子人生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变迁。

    2014年04期 v.19 42-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有意不礼貌言语中语用身份的建构

    陈倩;

    身份和不礼貌研究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有意不礼貌和身份构建做出界定,探讨人际互动中不礼貌环境下强势身份、权益身份和情感身份的建构,旨在分析交际互动语境对身份选择的制约和影响。

    2014年04期 v.1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定西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影响

    路喜荣;

    从迁移理论出发,简单探讨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定西方言对英语音段音位(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的影响和迁移作用,以及就减少和避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2014年04期 v.1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语境下的语词翻译研究

    任娟;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词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充分反映了不同语言所处语境的文化特点。因此,文化语境在词语翻译中显得极为重要。探讨了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影响及其相应的翻译方法,说明了文化语境是成功翻译的条件,在教学中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2014年04期 v.19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凯利日记》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瞿瑶;

    美剧字幕翻译对中国观众理解剧情起着关键作用,要做到准确灵活的翻译并非易事。以《凯莉日记》为例,谈谈美剧字幕翻译中存在的中西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等差异以及针对文化差异提出的归化、异化和双重翻译策略。

    2014年04期 v.19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子档案袋在中国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应用新进展——以句酷批改网为例

    李晓江;蒋艳;

    通过我国自主研发句酷批改网来探讨英语写作电子档案袋研究在中国的新进展。句酷批改网是一个集英语写作智能批改和管理的网络化平台,该平台的主要目的还是对英语写作进行智能批改,电子档案袋功能只是其最基本的附属功能。但是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学生所有作文的在线查阅,以及记录每篇作文每次修改的痕迹,强调写作的过程,方便学生进行历时对比,寻找差距,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014年04期 v.19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语料库在高职高专酒店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李宝奇;

    语料库语言学是信息科技的产物,它已在语言教学领域初步使用。通过运用大量的真实语言情景材料和利用计算机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处理,在英语教学中产生了较大而深远的影响。立足于实际教学,探讨了这一影响,分析了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指出在建设、推广、研究及应用语料库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2014年04期 v.1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教育现象学方法对常规形式逻辑演绎判断的超越

    周恩成;蒲向明;

    教育现象学方法为现象学方法所决定,因此它超越于常规形式逻辑演绎判断之外。这种超越的实质就是要重视体验,通过采用自由想象、悬置、变更、还原、直观等方法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重视教育体验也就决定了教育现象学方法必须立足于教育生活实践。

    2014年04期 v.19 63-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应从条件和过程评估转向学生素质评估

    张靖;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高等学校优秀评估、合格评估中的某些做法,过于注重条件评估、过程评估、材料评估,忽视了结果评估、学生评估,造成了形式主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应该按照综合改革的思路,更加注重学生评估,具体而言就是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估、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估、素质提高水平的评估。其路径和形式应该改革为更加广泛地参加听课、更加广泛地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更加广泛地参加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广泛地邀请毕业生、用人单位领导、家长召开座谈会,而不是纠缠于查阅试卷、查阅毕业论文、检查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设、重在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题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为高校教学评估提出了新的思路。

    2014年04期 v.1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对社会需求趋势下我国大学旅游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史建国;李莹华;寇凤梅;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高质量的旅游服务需要旅游双语人才。我国大学旅游专业承担着培养旅游双语人才的重任,研究我国大学旅游专业双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社会和市场对旅游双语人才的需求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重视旅游专业双语教学,充分利用双语人才会有效提高我国旅游业对入境游客服务的质量。

    2014年04期 v.19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

    肖燕;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院校的重要组成群体,由于从小受到特殊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以及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进入大学生活之后其民族观具有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实际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切实有效的民族观教育途径,有助于培育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2014年04期 v.19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外语信息资源优化建设研究

    张亚;

    建设完整、高效、丰富的网络外语信息资源是实现外语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根本。针对目前我国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研究现状,提出基于设备优化、技术优化、人员优化和信息优化的网络外语信息资源优化模式。

    2014年04期 v.19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

    王永华;路亚涵;

    以甘南藏区为例,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当前甘南藏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资源匮乏、师资信息素养低、制度建设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整个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014年04期 v.19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的回顾反思与推进策略

    孙丽华;

    新课改实施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中国化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很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进而深度反思问题成因及其破解方式,为新课改的顺利开展寻找现实路径。探索中国式理论基础,寻找文化根基;破解二元对立机械功利主义思维模式;抓住课改的主体,激发教师生命热情,真诚投入新课改,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2014年04期 v.1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中小学写字课教学现状及归因分析——以兰州市S小学为例

    段珂;李晓霞;米文佐;

    目前,甘肃各中小学似乎都在重视写字课教学课程的试点改革,但由于现有的教学体系,考试制度的束缚和制约以及教师本身书写水平太差,导致学生对写字不感兴趣,或无暇顾及而很难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培养专业的写字课师资力量,使写字课现有的教学现状得到彻底的改观。

    2014年04期 v.19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中小学本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张林燕;沈喜云;张旻;

    通过对当前甘肃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就学校美术教育在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地域文化逐渐流失的角度,阐述了美术学科教学应该如何利用本土民间美术,即从传统节日、民间美术、宗教美术、历史文化、地理风光等方面发掘中小学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并做好本土美术资源库的开发。通过加强本土美术教学,引导中小学生热爱地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2014年04期 v.1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县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朱燕;

    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经费的支持,更需要课程的支持,对幼儿园进行课程改革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步骤。立足现状,揭示真问题,以甘肃陇南为例分析甘肃省县域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上海市几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实践层面上的建议,以促进甘肃省县域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2014年04期 v.1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民间游戏的衰落及原因探析

    牛桂红;

    农村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功利价值的推崇,民间游戏正逐渐走向衰落。

    2014年04期 v.19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的现状与教学探讨

    张春园;

    为了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课,以儿歌弹唱为例,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进行改革和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弹唱能力。

    2014年04期 v.19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心理学研究

  • 公众演讲焦虑研究综述

    赵庆华;

    介绍了公众演讲焦虑的研究——公众演讲焦虑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特点,公众演讲焦虑者的身心反应、认知模式及公众演讲焦虑的干预。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研究表明,公众演讲焦虑可能是社交焦虑症的一个独特的亚型。公众演讲焦虑者在演讲前、中、后有其特有的身心反应。演讲时,个体对其负面社会表现的注意偏向以及因此产生的消极自我意象是导致公众演讲焦虑的原因,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公众演讲焦虑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最后探讨了公共演讲焦虑的未来研究方向——扩大取样范围,提高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得出更具推广性的研究结论;继续探讨其他因素对公众演讲焦虑的影响并深入、细致地探讨相关深层次问题;探讨结合了虚拟现实环境暴露的认知行为疗法(VRCBT)等新型认知行为疗法等对我国公众演讲焦虑者的治疗效果。

    2014年04期 v.19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研究

    梁娜;党存财;王燕;

    为了了解藏族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对具有不同人口特征的藏族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当前藏族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在性别上,女藏族大学生好于男藏族大学生;理工科和术科的好于文科藏族大学生;非师范类藏族大学生好于师范类藏族大学生;汉族大学生好于藏族大学生。

    2014年04期 v.19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信念、抱负指数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都三强;黄大庆;李娟;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信念、抱负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因素,研究自我信念、抱负指数对于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达到丰富职业价值观的理论,促进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化、合理化,提高大学生求职择业效率的目的。

    2014年04期 v.19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艺术研究

  • 浅谈历久弥新的绵竹年画

    葛雅莉;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新年之际,以营造吉祥欢乐的节日气氛,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四川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齐名,是我国四大年画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内容,在我国年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2014年04期 v.19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剧传递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启示

    张丽明;

    重点分析了韩剧传递价值观的特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正面积极,充满正能量;传递方式得当有效;方向明确、上下同心。并认为这些特点正是韩剧风靡亚洲的重要原因,给国产剧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怎样传递价值观不少启示,那就是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用现代的表达方式包装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齐心协力提高影视剧的原创力,从而让更多的观众心甘情愿地追上国产剧,发挥电视剧作为文化娱乐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巨大作用。

    2014年04期 v.19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红云系列作品”谈对绘画创作的体会

    马荣;

    经过对红云系列作品的主观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特别是对色彩的主观应用以及绘画形态语言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从而获得对绘画的一些启发和体会。具体对绘画的主观创作情感、抽象因素的表现与应用、画面的对比与统一几个方面做了较详细的个人阐述。

    2014年04期 v.19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浅析地方文献的内涵特征及开发价值——以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

    陈晓春;

    地方文献具有地域性、史料性、隐含性、广泛性等特征。地方文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决策依据,地方文献为地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2014年04期 v.19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图书馆馆长职业精神探讨

    吕娟;王彩;

    从人文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团结进取精神、科学理性精神、自觉服务与专业协作精神、职业敬畏精神、文化强馆精神七个方面阐述现代高校图书馆馆长的职业精神。

    2014年04期 v.19 128-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人的有限性对认识“逻各斯”的困境

    张力元;

    基于赫拉克利特的残篇,尝试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做出一种合理性的解读。首先,从两个角度对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进行解读,指出人通过智性认识的是一种可被言说的属人的逻各斯,这样的"逻各斯"是基于人的认识能力的一种"有";源初性的"逻各斯"本身是不能在属人的经验界限内得以认识的,正如赫拉克利特在残篇中所描绘的这是"那智慧者"的逻各斯,是一种作为万物之所以有的"无",其自己展开自身又返回自身。那么对"逻各斯"的认识也就陷入了一种困境。接着,通过分析表明在认识论中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源初性"逻各斯"认识的思维有限性即人的有限性是产生这样的困境的根源,其最为直接的也就表现为人的可"思"却不可"言说"的尴尬困境。最后,对人的思维有限性即人的有限性这一问题以及如何才能规避这一有限性从而直面"逻各斯"本身做出尝试性思考。

    2014年04期 v.19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初探

    朱志伟;

    社会工作作为现代化的职业活动,它在缓解困难、促进发展、推动社会公平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甘肃省因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专业人才建设问题已经成为甘肃省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从总体上把握甘肃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状况,了解发展困境,探讨应对策略,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认为甘肃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外力创造一个适合社会工作人才培育的社会环境,最终使社会工作法制化与职业化相结合,职业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2014年04期 v.19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农民工攻击行为看其犯罪行为——基于对宁夏和甘肃两省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

    丁吉红;周爱保;

    攻击行为是犯罪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故试图以农民工攻击行为的实证研究为依据,探究农民工犯罪的深层原因,从而为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攻击行为提供策略和犯罪问题提供依据,希望在准确认识的基础上,为未来农民工犯罪预防和控制找准落脚点。本研究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对攻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内隐攻击性用IAT测量,外显攻击性用自陈量表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群体在内隐层面比非农民工群体存在对攻击性更强的偏好。(2)农民工群体两种问卷总分都明显高于非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群体在攻击问卷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也明显高于非农民工群体。

    2014年04期 v.19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