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师学报

文学研究

  • 唐五代“诗窖”王仁裕诗集及诗作考评

    蒲向明;

    王仁裕(880—956),唐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时有"诗窖"美誉。他的诗歌创作,今可考者主要包括各类史籍记载的诗集《西江集》等5种,有《全唐诗》存1卷15首(句)和散见于别集的少量诗作、句和引谚等,然截至目前总数不足20首。通观其诗集(包括诗文集),均已在他亡故后的一段时间里散佚,无完整诗集收入类书或见于别集,今据史料记载可考知其概况。从王仁裕现存诗歌,可以窥知其艺术风貌和思想内容,甚至一些作品可以作为考证作者生平事迹的主要内证材料。

    2013年03期 v.1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嵇康五言诗不受重视之历史原因探析

    高勇;张永青;

    简要分析了嵇康五言诗不受重视的历史原因及自身特色。认为嵇康五言诗风格、格调与四言诗相似,同样都将抒写个人内心感受和情感作为表现主体,而在五言诗当中这种描写更加直接显露,显得"过于峻切",这与其峻烈个性及人生经历有关。

    2013年03期 v.1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张更祯;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悲剧作家,他走出了一条不同以往儒生君子的人生之路,亲躬戏剧创作和表演,以自己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为中国古代悲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营养。其悲剧创作的艺术视野,同元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紧密联系,无论从创作思想的确立,情节结构的安排,悲剧形象的塑造,还是对悲剧结局的把握等方面来看,关汉卿对中国悲剧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作为中国古典悲剧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

    2013年03期 v.18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瓦尔登湖》对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张小花;路喜荣;

    19世纪美国的超验主义理论崇尚直觉,强调自然界是神对人的启示,人可以从自然界认识真理,达到精神和道德的完善统一。梭罗把超验主义的原则作为自己的哲学理念付诸实践行动。《瓦尔登湖》以梭罗两年多的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宣传大自然的美好,批判工业文明的消极影响,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找寻生活的意义,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他的主张最终突破了超验主义思想的局限,开启了美国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的先河。书中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与实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2013年03期 v.1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1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态批评维度下的《黑骏马》解读

    王渤;

    从生态批评维度对张承志的《黑骏马》进行了解读,试图为体认生态文学价值,构建生态文学观和生态批评价值体系寻找新的增长点。

    2013年03期 v.1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爱情、金钱和理智之上的完美婚姻——《傲慢与偏见》中的完美婚姻观

    侯小珍;

    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四起婚姻的比较,指出简.奥斯汀的完美婚姻观:爱情、金钱和理智是完美婚姻的基础和保障。

    2013年03期 v.18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1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比手法在《红字》作品中的运用

    许雪平;

    《红字》是霍桑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作。作者笔下的白兰象征了美国梦永恒的破灭,也象征了美国梦永恒的寻找。整部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尤其是小说的三个高潮都巧妙地安排在示众台上,并且每次示众,四个人物都全部出场,每个形象都发生了鲜明的对比转折性变化。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形象对比,以及作品线索"A"字象征意义的分析,对霍桑对比手法的运用做了简单论证。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加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突出了文章主题。

    2013年03期 v.18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幼儿文学作品有效性阅读策略——儿歌作品鉴赏方法

    翟云;王岩;

    儿歌是篇幅最短小、内容最浅显的幼儿文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口语化的韵语来叙事表情的一种短歌,也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样式,也是幼儿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有效阅读儿歌作品,就是结合儿歌体裁的基本艺术特征,通过作品分析,看儿歌是否具备优美和谐的韵律、形象化的语言、无处不在的游戏精神、生动活泼的独特形式、丰富奇妙的想象和幼儿生活情趣等。

    2013年03期 v.1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娜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及其意义

    谢春丽;

    左拉作为自然主义写作的开创者,他在超越前人,力求在作品内容上更为客观地表现真实的现实与人生的同时,也是关注作品形式改革的,他将当时科学领域的新成果运用到了小说创作中,他的这一尝试为作品注入了鲜明的现代主义因素。通过对作品《娜娜》中现代主义因素的揭示,试图解读出这一因素的运用给作品带来的新意义。

    2013年03期 v.18 36-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亚裔文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喜福会》及其中译本个案研究

    张成安;

    以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为代表的亚裔文学一直是展现中西文化差异的窗口,然而长久以来对亚裔文学中表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翻译界对此涉猎较少。以《喜福会》、程乃珊、严映薇中译本和田青中译本为例,从翻译角度探讨如何在译本中展现这种文化差异。

    2013年03期 v.18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文化研究

  • 明洪武二十二年四川岩州茶马比价问题辨析

    喜富裕;

    明洪武二十二年,关于四川岩州茶马司定价问题,《明太祖实录》记载:一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弇山堂别集》记载为:十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凡研究明代茶马贸易的学者基本上都采用《明实录》的说法,以此来论证官营茶马贸易衰落及相关问题。之所以出现以上二者差距十倍的原因,是因为抄写或勘印所导致。事实上",马十匹给茶一千八百斤"更能符合当时岩州茶马比价的实际,也与明王朝整个茶马比价政策相一致的。

    2013年03期 v.18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各民族与丝绸之路

    崔星;史淑琴;

    丝绸之路贯穿甘肃省全境,敦煌、张掖等地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上的各个民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善于经商的粟特人、回鹘人,曾是丝绸之路的主宰者。漠北回鹘与吐蕃为争夺丝绸之路,征战不断;甘州回鹘统一河西走廊,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党项族抢掠丝绸之路,其西夏政权灭甘州回鹘,控制了整个河西。蒙古四大汗国中的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在丝绸之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013年03期 v.18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渭水文明:大地湾——陇中民俗剪纸的文化背景之一

    张淑萍;艾丽;

    距今7800年的秦安大地湾文化,延续了3000年之久,上开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启陇右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滥觞。大地湾文化的发现和发掘,把伏羲、女娲的故事从虚构推向真实。陶片上的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的雏形。陶器外口沿的红色宽带纹,奠定了红色在华夏文化意识中的主色和正色地位。陶器体上反复出现的鱼纹和变体鱼纹,是生殖图腾,体现母系氏族的文化特征。

    2013年03期 v.18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诗意的留存与创造——论当代大学生何以心中无诗

    王小敏;

    诗歌是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安慰,诗不仅记录历史还清晰记录了人类所有的复杂感受。古往今来,没人能否定它对人类智慧的启蒙作用和对文明发展的卓越贡献。可不知从何时起,谈论诗歌已然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话题。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难掩人们思想、情感的困顿,步履匆匆的人们已很难有闲暇仰望星空;然而年轻的心灵需要善与美的滋养,如何安顿诗意的灵魂,如何用诗来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让忙碌的人们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重建当代青年美好和谐的精神家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

    2013年03期 v.1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民勤方言里的语气词“啷”及其形成

    黄大祥;

    民勤方言里语气词"啷"可用于句末或句中,其作用是增添"强调"的口气。这个词来自连词"啷"("那么"的合读),是用于句首衔接话语的连词"啷"因易位而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

    2013年03期 v.1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马语语音的内部差异研究

    魏琳;

    按语音的内部差异划分,白马语可分为两大方言即陇南、平武两片。陇南白马语以甘肃文县铁楼民族乡的语音为代表,四川平武的白马语以平武白马民族乡的语音为代表。立足于对这两个方言区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比较,探究了白马语两大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对进一步研究白马语的创新演变大有裨益。

    2013年03期 v.18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意识焦点谈语音形成之谜

    王双怡;

    对语音形成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新颖的课题。很多学者认为语音初始形成阶段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过程,但是语音事实告诉我们这种观点相对成立。发音器官的成熟使人类的告知需要更加强烈,意识焦点的游走使声音和内部世界得以联结。这一过程是有理据性的,但又有一定的任意性。文字由多音发展为一音,是意识聚焦的结果,也是约定俗成的必然。

    2013年03期 v.1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结构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的对比研究

    张亚;

    探讨性地介绍了结构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产生的特定背景和主要观点。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两者之间不同的语义观,并进一步说明认知语义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语义研究方式出现的必然性和理据性。

    2013年03期 v.1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比较语言学视域看英汉习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崔俊学;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文化和生活的习俗不同,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信息,体现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承认习语差异,重视习语差异,用比较语言学理论指导英汉习语互译,可以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实现英汉语言间的跨文化交流。

    2013年03期 v.18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藏语中动结构认知

    杨华堂;才让卓玛;

    首先通过英语和汉语分析了最佳的角色调配是中动结构构成的原因,然后分析了中动结构受事作主语及后跟修饰语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分析了藏语存在中动结构的语言基础,最后例举了通过田野调查得到的中动结构句子。

    2013年03期 v.1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就《笔顺规范化问题研究》一文与易洪川先生商榷

    李政荣;

    针对易洪川先生《笔顺规范化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强调‘一个汉字只有一种写字笔顺’,确实不大合时宜;对于有多种写字笔顺的汉字应该而且可以多开门"两个观点的论据逐一提出质疑和商榷。

    2013年03期 v.18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艺术研究

  • 郇庄宋代砖塔小考

    蔡副全;

    郇庄砖塔,又称郇庄白塔,坐落在甘肃省徽县栗川乡郇庄白塔寺,它是陇南仅存的两处宋代建筑之一。此塔系多层叠涩檐承托平座、斗拱楼阁式砖砌半空心塔。塔基平面八边形,通高30米。砖塔庄重古朴、简约挺拔,建筑风格与陇东华池建于北宋元符二年的砖塔相似。郇庄砖塔对研究宋代佛塔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3年03期 v.1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表现比较的研究

    宋涛;

    中西方绘画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而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它们和各自民族的审美意识紧密相关,其不同的历史渊源、表现特点正是它们的差异之所在。作为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代表的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语言,彼此遥相辉映,在世界绘画艺术宝库成为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结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展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性。通过把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加以比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绘画的内在特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两种伟大艺术的交流和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013年03期 v.18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研究

  • 高校文化的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的功能意蕴——基于教育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的视角

    张海亮;李梁;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其功能除了涵盖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外,还具有"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两种基本功能。胡锦涛总书记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功能,既是对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新概括、新丰富和新拓展,又是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以及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2013年03期 v.18 90-9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功利化背景下高校教学中心地位的偏离与回归

    张玉堂;郑学燕;侯彦斌;

    教学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一所学校存在与发展的依据。然而,近年来,受高校评价机制不健全和高校管理过于行政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内部的文凭功利化、职称功利化、科研功利化、行政功利化等等功利化现象日趋严重。在功利化背景下,广大教职员工忙着向有利于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随之,作为教师最本质工作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在分析高校功利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对教学工作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2013年03期 v.1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思考

    王俪颖;

    针对地方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背景、发生机理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地方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工作缺乏积极性,承受众多压力,职业倦怠较重。四个产生原因是:更新知识的压力,承担家庭责任义务的压力,个人事业发展带来的压力,日常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四种应对策略是:建立积极有效激励机制,多方面给予教师社会支持,定期开展心理保健活动,做好自我心理调整工作。

    2013年03期 v.18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本科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刍议

    黎婉勤;曾熙;

    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专职教师队伍的同时,也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的需要做好的几方面工作:做好调研与规划,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完善管理与监督,激发兼职教师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2013年03期 v.18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

    杨斌芳;王晓丽;彭菲;

    应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小学生行为问题问卷,调查了兰州市某小学94名学生及家长,对小学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当代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更多,过度保护减少;(2)当代母亲拒绝保护增加、惩罚严厉程度高于以前;(3)在男孩和女孩维度上社交能力明显提高;(4)积极的教养方式减少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增加小学生的问题行为。

    2013年03期 v.18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7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需求研究——以西藏自治区错那县为例

    王文卓;赵跟喜;

    以一般儿童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家庭资源是通过影响儿童的动机而最终影响其学业的。教育需求是人们对未来接受教育的层次、规格、水平及质量的向往和预设。以问卷方式,了解西藏自治区错那县藏族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需求、期望水平,以挖掘藏族学生学习动机的家庭影响因素,为民族地区的学校及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参考。

    2013年03期 v.18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听说模块教学研究

    李晓梅;罗桂保;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通过贯穿始终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中西方文化对比,使学习者逐步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进一步准确、流利、得体、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就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和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定义、理论基础及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2013年03期 v.18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乡土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教学中的运用——以陇中地区乡土历史为例

    唐永霞;

    乡土历史运用于高校《国史》课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其运用方法主要有课堂引用法、专题讨论法、参观考察法、访问调查法等;在其运用过程中,教师除熟悉和积累有关乡土史料外,还要注意所选乡土史料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以及所选乡土史料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等问题。

    2013年03期 v.18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之方法研究

    李艳;杨惠芳;

    旨在探讨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6个不同班级的35名同学,以专业英语八级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为素材收集数据,主要研究工具为语篇分析。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每位学生各写了6篇不同题目的议论文,并对每篇文章至少修改一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训练之后,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为着实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3年03期 v.18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欠发达地区师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听力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剡婷婷;

    作为一项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听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析了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面临的各种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这些障碍的相应策略。

    2013年03期 v.18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性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梁新惠;朱海丽;安芝梅;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对高校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教学成了当下突破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途径。由于被认为是较为适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现代人才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正在各高校广泛被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改建之中。对应用性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力图证明模块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适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现代人才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2013年03期 v.18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心理语言学五十多年发展评述

    石林平;张东红;

    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四个方面探析心理语言学产生的历史根源,评述心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心理语言学的三大学派以及我国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发展状况。

    2013年03期 v.18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认知流派学习理论中的后现代思潮述评

    曾碧;

    从20世纪中叶认知心理学经历的重大变革出发,对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作详细评价,描述了从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取向发展到认知心理学吸收了联结主义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新的研究取向的过程,阐发了一种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新范式,即认知心理学的生成观。

    2013年03期 v.18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占有的债权法保护

    李志忠;

    占有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占有的保护则是占有制度的核心。从占有人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两个方面对占有的债权法保护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与探讨。

    2013年03期 v.18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信任危机及对相应机制构建的探讨

    刘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却越来越淡,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渐丢失了对他人信任,造成了社会信任资源的匮乏乃至危机,妨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中国当前的社会信任机制和西方社会的信任机制进行对比,并根据建立信任机制的各种理论依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中的信任机制的作了一点探讨。

    2013年03期 v.18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