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国良;
两晋之际,咏物赋创作繁盛,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描写吟咏乐器、舞蹈、歌唱等题材的音乐赋。许多音乐赋中有相当的篇幅包含渲染悲哀的内容,用文字这种媒介来表现音乐时,音乐赋的作者往往巧妙借用富于形象化的场景和氛围描写,来构筑抽象的音乐所能带给人的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表现其独特的"尚悲"审美取向以及相关的"乐教"功能。
2009年04期 v.1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立正;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离开故乡的当年在渝州(今重庆市)所写的一首思乡诗,对于该诗的主题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包括写作年份、写作地以及是怀人还是思乡,"思君不见"的"君"究竟何指,诗中的"三峡"究竟是大三峡还是小三峡等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写作地的确认,是理解全诗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关键。作者思念故乡,寄情于峨眉山月,不是说我思山月,而是说山月思我,特地来到渝州是望。
2009年04期 v.1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蒲向明;
什么是"白马人"?这是一个为许多人所忽视,然而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应当说是认识"白马人"民俗文化的前提,也是开展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和研究的理论依据。"白马人"就是一个自周秦以来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即白马语、共同地域即西汉水流域至白水江流域甘川居住地、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音乐、舞蹈、宗教崇拜、丧葬、婚俗等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特别而又稳定的共同体。"白马人"已经具备现代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点。对"白马人"概念进行考察、辨析,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白马人"概念的认识。
2009年04期 v.1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小虎;
《红楼梦》中的贾政,是一个与贾宝玉彼此对立、相互参照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作为荣国府的家长,贾政对宝玉的要求是全面而严格的,这一"严父"形象的思想性格、内在感情与真实心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本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学价值。
2009年04期 v.1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任俊华;
伟大诗人杜甫以现实主义诗歌享誉盛唐,在他的诗歌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是诗人的良知。而这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不幸的,他一生漂泊不定,生活艰难,尤其晚年的名作《登高》更是感人肺腑。
2009年04期 v.1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世勇;
废名诗化小说的特质在于他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诗性的世界,在小说中努力构筑诗的意境美,用诗的意象手法进行小说叙事。废名小说的先锋性表现在对传统小说模式的解构和对新小说艺术的探索。
2009年04期 v.1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龙彩虹;
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境界。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将其人生和艺术的境界提升到审美的境界——"平淡",这种平淡的审美境界主要由其"自然"的哲学观、注重实践的生活方式和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而达到诗意地栖居三方面的因素形成的。
2009年04期 v.1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圣华;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实践,都与民间文艺发生着密切而浓厚的联系,他的文学理论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民间文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今天,当我们反思他的民间文艺观时,其仍不失为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2009年04期 v.14 26-2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艳丽;
从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叙事中,很容易找到歌颂姐妹情谊的文本,但更多的是关于历史建构的女人间的隔膜与姐妹情谊之脆弱的思考。无论从文学理论还是批评实践,以及女性写作的各个领域考察,女性之间始终如一的密切关系似乎是不存在的。本文审视和论述了姐妹情谊的乌托邦性质及其书写遭遇现实困境的四个原因:女性政治结盟的困难,女性共同经验的虚妄,被男权社会隔离,被母性、妻性解构。
2009年04期 v.1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创;
甘南以生态保护闻名全国,而甘南的诗歌创作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汉语诗歌写作日渐式微的今天,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研究。从总体来看,甘南诗歌创作呈现出许多不足,由于甘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多种文化交汇的特点,甘南诗歌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我们主要从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2009年04期 v.14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鹏飞;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遣归的原因,传统的解读是"吃人的封建礼教是造成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但还有其他原因,主要是门户不当被遣、婚后未育遭遣和婆媳性格偏执的矛盾等,这和人们当时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
2009年04期 v.1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娜;
清秦蕙田所修《五礼通考》是一部礼书,全书共二百六十二卷。它材料齐全,几乎覆盖先秦至明所有相关文献,对研究古代礼制有重要价值。今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将《五礼通考》宾礼部分与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一一参校,发现《五礼通考》或可订补《十三经注疏》之讹误,或可为其《校勘记》提供旁证,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现条举如下,以窥一斑。
2009年04期 v.1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建筠;
《史记》与《战国策》所记载关系密切的事件约有九十多件,其中存在大量的异文现象。本文试对其异文进行校勘,并考证其正误。
2009年04期 v.1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三德;
有二伯是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中的一个小人物形象,他在"自尊"与"自卑"、"古怪"与"神秘"、"无畏"与"怕死"、"贫穷"与"偷窃"之间,体现出的性格异化现象,值得探讨。
2009年04期 v.1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令赟;蒋军格;
沈从文和张爱玲对人性主题的全力书写使他们在作品深层内涵上取得了契合和一致性,然而作为两个有差异的个体,他们对人性的认识和书写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009年04期 v.1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渭菊;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世界里,她虽然一方面面对宇宙人生不断诉说着虚无、不安、不幸,但更重要的,是她又将一种人性和生命的光芒付诸某些人物,让他们在一些特殊时刻直达和谐、洞悟与爱的境界,承载起意义的使命并辐射周遭世界,就像在茫茫大海亮起了救援的灯塔。以她的意识流名作《到灯塔去》作为范例,来透析其中蕴涵的伍尔夫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的呼唤。
2009年04期 v.1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士钰;
侯显,明朝初期著名藏族宦官,外交和平使者,他的一生因出使而闻名。在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里,他四次率领舰队远航西洋(其中两次是同郑和一起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东南亚十五个国家。三次进入西藏,了解藏区实际情况,传达、推行明朝对藏区的管理措施,并迎请"大宝法王"和"大慈法王"等进京晋见明成祖。侯显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其历史影响也是深远的。
2009年04期 v.1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强;
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出版以来,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批判者有之,赞誉者有之。前贤时俊多撰文阐释己见。在前贤时俊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声母问题和韵母问题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述评。
2009年04期 v.14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治堂;
各地方言的大量例证,足以雄辩地证明,读音为huo或he的"和"、"活"、"火"、"豁"、"霍"、"合"等语素的词汇义在部分词语里已经完全虚化;在A+huo(he)和V+huo(he)式言语结构中,huo或he只有语法意义,具有明显的后缀性质。
2009年04期 v.14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艳萍;
镇原县位于甘肃东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与普通话相比,镇原话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分别对其进行解说,探讨它们的特点及其来源。
2009年04期 v.1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云香;
兼语句是人们经常争论的谓语类型。它有时和连动句套用,有时和双宾语套用,构成复杂的兼语句。在形式上,它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词谓语句很相似。我们从兼语句的特点、兼语句的类型、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词谓语句的区别、兼语句和双宾语句的区别四个方面探讨"兼语句"。
2009年04期 v.1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淑兰;
最近二十年,衔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语言学家已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各种衔接手段,包括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概念,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外在衔接和内在衔接机制。将一般认为是修辞学上的平行结构(parallelism)作为衔接方式之一加以阐述。
2009年04期 v.14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宏伟;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翻译过程中语言空缺的分析,指出空缺存在的形式。从音、形到语境空缺分析了空缺产生的原因,其中语境是形成空缺的主要原因。并从翻译补偿方面指出了解决语言空缺的几种方式: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2009年04期 v.1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晓科;
英语俚语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变体,在现代英语中的地位日渐上升,其构成形式主要有旧词新义、缩短词、合成词和词缀法,其语言特征主要表现为新颖时髦、幽默生动、简洁明了、富于韵律。分析英语俚语的构成规律和语言特征,可以提高阅读和欣赏英语语言的能力。
2009年04期 v.1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钟为晓;
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是其翻译理论的核心部分。他将语言功能与文本范围的界定结合起来,详细分析了文本的广泛差异性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问题。交际翻译和文本类型的关系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值得探讨。
2009年04期 v.1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筱平;梁新惠;
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以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为理论依据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元有效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发展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2009年04期 v.14 92-9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林平;
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的发展和应用对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深刻的变革。着重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种智力理论和图式理论。基于这些理论,进一步分析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的特点及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2009年04期 v.14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仲荣;
学习风格对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以回族、藏族和东乡族学生为例,从民族、文化、社会和学习背景等方面分析影响民族大学生学习风格的因素,为民族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009年04期 v.1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虎技能;王晓军;
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其岗位性质比一般教师更富于专业性和技术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新时期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边远农牧区开展的旨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实践陷入了诸如水平低、实效性差、盲目实践等等的困境之中,实行专业引领、丰富学习资源、开展协同行动研究等可消解此困境。
2009年04期 v.14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振勇;
通过对教育思想史上经典作品的引证,认为在素质教育及其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既需要教师广博、丰富的知识,熟练、高超的技能,灵巧、敏捷的聪明,更需要教师圆通、豁达的智慧,崇高、完美的品质,伟岸、和谐的人格,以及离俗、特立的道德风范和优雅、洒脱的审美境界。既需要抱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又要尽力"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是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使……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2009年04期 v.14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锋;
当前学术环境和电化教育技术为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急功近利、浮躁浅俗的心态。教学环境的改善并没有引起学术精神的进步,甚至还引起了教学质量的下降。我们这些从事学术研究、面对学生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在纷纭万变的外在环境中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作家作品,分析受教育者的需求,设计一门精彩的课程,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2009年04期 v.14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慧;
自主式学习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课程课文多课时少,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所有课本内容的学习是不可能的。因此,客观上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潜势。从影响自主学习的六个因素入手,分析了如何在他们动态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学习自主性,并肯定了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在促进学习自主性中的积极作用。
2009年04期 v.14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艳琴;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学,运用网络资源增加知识储备,扩大教学容量,培养学生的感知、想象、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优化语文教学。
2009年04期 v.14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维英;张海钟;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1]第一条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主要是未能充分体现学术性机构的性质,难以成为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需要进一步加强。
2009年04期 v.14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曹爱军;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民间组织(NGO)开始成长和发展,并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但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整体还很不规范,大部分还处于自发、松散的无序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政府组织的畸形发展。为此,实现NGO生成模式由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的转换,强化NGO伦理价值的信守成为实现我国NGO健康有序发展并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路径。
2009年04期 v.14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有婧;
人们抱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从春节的传统习俗入手,与现在的春节习俗相比较,看到被人们淡忘和忽略的传统习俗,以及时代赋予春节新的内容。可见民俗是有时代性的,不同的时代带给民俗不同的变化,我们既要继承和保护原有的文化传统,同时要以开放的态度接受新的变化,才能使民俗在创造和更新中继承和延续。
2009年04期 v.14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少虎;景丽;李娟;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体现了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并打上了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烙印,具有独特和神秘的魅力,对其他的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以甘肃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为例,探讨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如何得以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
2009年04期 v.14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