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朝
哲学是呈现在人的思想领域里最美的奇葩 ,这种美表现为思维美、思想美、智慧美。这种美是一种人性美、境界美、自由美 ,它具有化育智慧胚胎、培植幸福心灵、开拓美好人生的奇特功效。
2004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鲍俊辉
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唯一科学的解决办法 ,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分析、判断形势 ,在实践中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
2004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守荣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 ,加强针对性、实效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 ,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 ,是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2004年06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录贵,石金龙
围绕高师教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的问题 ,对高师教育改革从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2004年06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启明
通过高等教育产业的理性分析 ,讨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在此基础上 ,对非中心城市院校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2004年06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作伯,宋子琨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对新时期培养中小学校长人本管理理念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当前中小学校长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应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学校发展观等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 ,并就加强中小学校长人本管理理念的培养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2004年06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纬
通过对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加大投入、培训教师、开发资源、改革评价、稳妥推进等五项策略。
2004年06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素平,效天庆,贺虎,唐莉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体之一 ,如何提升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为此 ,我们将探究的目光首先聚焦在教师素质上 ,以近一年的时间 ,做了以下调查研究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揭示欠发达地区初中语文教师素质的真实状况 ,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2004年06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严军
公务员在我国又称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是指依法定的方式和法定的程序任命并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现代法治国家公务员与国家是一种职务上的委托关系 ,因此 ,公务员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 ,必须服从上级命令。但是 ,如果上级命令是违法的 ,公务员是否应当服从呢 ?对此问题我国法律并未明确。本文作者认为公务员对违法命令的不服从既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又具有实践中的可行性 ,立法上应当明确。
2004年06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高君智
严格责任、过错责任、过错推定作为我国侵权行为法中三项并列的归责原则 ,各有其适用的不同法律基础 ,正确认识并明确区分 ,尤其是将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严加区分 ,对我们的司法理论尤其是司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4年06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允
“公忠”是中国古人起码人生目标 ,也是为官执政者的基本要求。古代官员不仅自觉地向这个目标迈进 ,而且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的阐述。认真总结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现代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004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治立
中国古人以特有的视角观照自然万物 ,接受自然万物的启沃 ,积极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 ,不断从自然界汲取道德养分 ,以蓄养德性 ,塑造达观的人格。
2004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华林
释义基元词指用于辞书释义的最低限量基本词 ,具有基础性、元素性、限量性的特点。国外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即取得这方面研究成果 ,不久便付诸词典编纂实践。但迄今为止 ,汉语词典编纂尚无这方面尝试 ,仍然沿用传统的随机释义法 ,释义用词没有限量控制。笔者率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此概述此项研究的思路、成果及其应用价值。
2004年06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贵生
在参阅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史记》的介词“于 (於 )”跟《左传》的介词“于 (於 )”作了比较研究 ,虽然“于”字起源早 ,“於”后起 ,且有取代“于”字的趋势 ,但是二者作为介词来讲 ,其本质是一致的 ,即“只有一种功能 ,就是表示动作或性质和事物的关系。”认为二者有别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2004年06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宋子俊
人物创造 ,是《红楼梦》创作成就的主要标志。作者笔下的几百个人物形象 ,至少有几十、乃至上百个人物性格鲜明 ,栩栩如生 ,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形象。其中大部分为女性。男性人物除贾宝玉外 ,大多花笔墨较少 ,然亦不乏成功的典型形象 ,而薛蟠即是其中之一。但历来论者甚少 ,似乎对其不屑一顾。其实 ,笔者认为 ,此人也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细致刻画 ,塑造最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是书中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现实丑与艺术美高度统一的艺术典型。
2004年06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治邦
论述了一代文宗张说的山水诗在中国山水诗发展史上传承前代大、小谢 ,借鉴当代“四杰”等山水诗人 ,由初唐过渡到盛唐时期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山水诗创作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色。
2004年06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砺兴
《左传》此文 ,无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方式 ,还是在结构章法安排上的生破照应 ,都可以使我们认识到 ,《左传》作者使历史斗争的因果规律与文章严谨的章法之间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统一。
2004年06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珂
《秦风》以其悲凉、凝重的风格独立于十五国风之中。这种风格的形成首先与它地处中原偏西 ,多战事的地域分野有关 ;其次与《秦风》中的诗歌所采用“赋”的表现手法相关 ;最后则与《秦风》诗歌中选词用语偏重色彩有关。这三方面联合起来影响了秦风的整体风格。
2004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傅满仓,米文佐
苏轼是北宋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一生沉浮于宦海 ,出入于儒释道 ,纵横于诗文词的创作 ,处处以“随”这一人生哲学平衡自己的心理 ,保持自己的存在。可以说“随”是其坎坷人生的心理暗示 ,是其出入儒释道的哲理反思 ,是其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 ,研究苏轼时 ,如果抓住了这个“随”也就摸到了苏轼文心跳动的节律。
2004年06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俊华
在中国文学史上 ,通常有“唐诗宋词”之称 ,词在宋代是一种新兴的抒情诗体 ,它是为了符合文人、士大夫、以及广大市民阶层对生活享乐的追求而产生的。宋代艳情词的产生有其原因 ,而且有其存在的价值。
2004年06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若蕙
《祝福》中的“我”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原型。鲁迅通过他展现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表达了他对发轫于 2 0世纪初的那场思想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 ,同时使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完成了对启蒙主义文学的全面突围 ,堪称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2004年06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四四
琼瑶的《烟雨》不同于一般的言情小说 ,敢于直面人生 ,构织紧张剧烈而又充满情感的戏剧冲突 ,在冲突中塑造和体现人物性格。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冲突和人物性格造就了人物对命运的抗争 ,从而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2004年06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陈卉
以后现代小说文本中凸显的“孤独”感作为主题 ,以美国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日本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和上海卫慧的《上海宝贝》为审视对象 ,将这三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并列 ,通过对作品文本和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的分析 ,来具体讨论“孤独”情结的形成原因。
2004年06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梁丽英
《绿房子》是结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最好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一反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 ,把多条故事线索切割成多个“情节小块”打乱顺序穿插起来 ,使叙事时间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2004年06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严静
对娜拉形象的评价历来多从社会政治角度强调其客观社会意义。因此试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娜拉形象 ,对娜拉人格系统的本我、自我、超我予以剖析 ,并探索其悲剧性和出走的意义。
2004年06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少龙,唐萍
在师专的外国文学课程中贯穿比较文学方法论的教学 ,是专业发展的客观趋势 ,也是一种内在需求。师专的比较文学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途径、方法上进行探索 ,寻求适合自己的路子。
2004年06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精明,邵炳军
传统文学与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9月 2 2日至 9月 2 4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传统文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传统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 ,为传统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思考与启示。
2004年06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韡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隋唐、五代至两宋 ,这一时期工笔画从幼稚走向成熟。元代以后 ,逐渐走向衰落。到 2 0世纪 80年代 ,现代工笔画复兴 ,这也是中国画发展的一种必然。工笔画以开放的包容性向其他艺术门类借鉴、吸收 ,以充实自身的艺术魅力。其形式语言多样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我们在多样化的形式和个性化探索的同时 ,应该强化内在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 ,应该对传统精神理念进行有效的把握和继承 ,使之与现代题材及现代精神理念相结合 ,创作出有东方意蕴的现代作品。
2004年06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寿镒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 ,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但是 ,如何利用这个大课堂和源泉是每个艺术家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对于绘画来说 ,室外写生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4年06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大林
就视觉艺术图式的概念以及图式与风格的关系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并通过图例 ,理性地分析了文艺复兴及其后欧洲一些传统画家的画面上具体的图式特征。
2004年06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建功
《易传》作为公认的哲学著作 ,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美学艺术原理 ,因此它对我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到书法艺术上也是如此 ,故在此从字体的演变、结构以及书法理论史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书法艺术与《易传》的同构关系 ,并且认为传统的书法艺术理论直接受到了《易传》阴阳互动理论和“通变”思想的影响。
2004年06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田盛
书法创作可看作是书法创作者对字内功 (笔墨技巧 )和字外功 (思想修养等 )的总体把握。通过对书法创作字外功的阐述 ,以期引起书法创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2004年06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玮,王文岚
通过对音乐教育的介绍 ,全面阐释了在素质教育下 ,音乐教育以其特有的内涵和特殊的教育方式 ,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4年06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梁胜明
甘肃省敦煌艺术剧院 (原甘肃省歌舞团 )继《丝路花雨》之后 ,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剧《天马萧萧》 ,以被选为中国旅游标志的古丝路重镇武威出土的“铜奔马”为载体 ,现实主义地反映了古代先民寻求先进生产力和开发大西北的艰苦历程和英勇斗争 ,浪漫主义地表现了对崇高理想和坚贞爱情的美好祝愿和深情礼赞 ,象征主义地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不仅在思想上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历史借鉴 ,而且在艺术上以古朴的汉代舞蹈元素嫁接于精美的敦煌舞蹈语汇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舞蹈艺术形式。这是甘肃创建特色文化大省的又一成功艺术实践 ,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平衡发展的又一典型例证。
2004年06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玲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史料与最新发现的简牍资料 ,论述了汉代边塞刑徒的工作 :屯田、修建边防工程、守烽燧及传檄送信。
2004年06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冯小琴
汉人官僚是辽政权中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 ,在辽的兴衰荣辱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着重就辽政权中汉人官僚的来源、地位及对辽社会的影响做一论述。
2004年06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凌晓华,许佩宁
法国武装力量在大革命期间进行了重组。这一重组不仅对大革命的胜利至关重要 ,而且也是战争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因此从武装力量的重组、战术的运用及军事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回顾这一过程 ,既加强了我们对法国大革命更系统、全面的认识 ,也对世界战争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004年06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奚文彩
高校图书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牢固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而且要有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
2004年06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裕生
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灵魂是不断创新 ,而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认真分析这些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才能使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4年06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